能上山会潜水,“比牛还大的鹿”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今日/头条)
「能上山会潜水,“比牛还大的鹿”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一起往下看看!!!
我国有着丰富的鹿科动物资源,它们种类繁多,形貌各样,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其中有一种颇具个性,在鹿科动物中它的体形最大、身高最高,被形容为“比牛还大的鹿”,它就是驼鹿,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麓的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近,中国林科院的科研团队在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针对驼鹿种群的监测项目。
黑龙江南瓮河监测到驼鹿种群
在本次工作中,科研团队利用无人机搭载热成像传感器对大型食草动物驼鹿进行监测,首次准确掌握了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驼鹿的分布情况。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寒温带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这里集原始森林、草甸、湖泊、湿地、溪流等多种自然资源为一体,景观纷呈,物种多样。大型食草动物驼鹿,便生活在这片美丽而多变的天地中。
由于驼鹿活动大片区域包括沼泽、湖泊等地,人迹难至。经过多番实地勘察,科研团队根据南瓮河的地理条件量身制定了一个多种高科技手段助力的实践方案。
中国林科院副研究员 凌成星:利用无人机技术搭载热红外传感器,我们通过无人机在这个区域进行样线飞行,就可以快速地监测到它活动的迹象以及它栖息的范围。同时,我们利用双光的传感器这种技术,对可见光和热红外的成像都进行实时的采集。
热成像技术顾名思义,也就是通过实时采集热量信号而成像。与传统的可见光成像相比,目标物种不需要人眼的可视可见,只需要有身体的热辐射光波,就可以在探测仪中生成相应的热图像信号。幸运的是,科研团队利用无人机搭载的热成像设备,一经试用便采集到了一家三口驼鹿的影像。
搭载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也同时开启着正常的可见光航拍功能。两者相互结合,打破了监测中经常遇到的野生动物善于隐藏、伪装的障碍,让拍摄变得畅通无阻且精准高效。
中国林科院副研究员 凌成星:驼鹿栖息的时候,就在那个雪窝里过夜休息,体温和雪窝从热成像的角度都会到我们无人机采集的数据里面。因为如果是从视频或者照片的角度,夜里根本不太可能直接发现有这么一个大型的野生动物藏在雪地里面。
由于驼鹿习惯觅食的地方多为水域、沼泽、滩涂等地,不但人类难以接近,也缺乏安装红外相机的野外条件。以无人机搭载热成像,配合目标自动识别、种群分布空间分析、基因测定等多项科学技术,科研团队在短时间内便准确获得了驼鹿监测的第一手数据。
中国林科院副研究员 凌成星:目前在南翁河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的这个范围内,通过无人机我们已经发现了4到5个种群。另外我们通过传统样线的调查方法以及DNA测定的这种方法,初步得到了在南瓮河地区应该是有几百头这么一个种群密度。
植物种子的“传播者”和“运输工”
驼鹿除了有高大的身形和张扬的鹿角,还有一项在鹿科动物中格外突出的本领——潜水。这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树深时见鹿”似乎是遇见鹿的正确方式,而在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遇见驼鹿的地点,可能不在林中,而是在水里。
作为一种能上山、能下河的大型食草动物,驼鹿与其所在食物链下游的植物之间的关系,远比其他食草动物更为复杂而有趣。一般来说,陆生植物可以依靠鸟类和走兽,实现种子的传播,而南瓮河地区不只是陆生植物,包括部分水生植物都可以依靠驼鹿这一特殊的“信使”,实现种子传播及自身的迁移和扩散。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郭玉民:它吃的过程当中,就把水生植物薅出来了挑起来了,挑起来了之后,一部分就可能顺着水流,一涨水顺着水流到下游去了,让水生植物传播到下游地区,同时它又挂角上了挂在身上了,有一些菱角有一些别的种子,甚至是营养体挂在这个驼鹿的身上,它从这个沼泽出来了跑到山上去了,翻越这个山到了另一条河流去了,等于让水生植物“翻山越岭”地传播开来。
专家介绍,部分水生植物原本需要耗费数百上千年的时间才能扩散企及的领地范围,驼鹿可能仅需要一次脚力就可以轻松完成。作为北方针叶林中的“巨兽”,驼鹿几乎没有天敌。在国家政策的严格保护下,它们自由繁衍生息,在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等地的种群数量增长非常迅速。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郭玉民:雌驼鹿每年可以产1至2个幼崽,每年“六一”前后小驼鹿就出生了,随着时间推移,第二年就跟成年的雌性驼鹿体形差不多了。它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同时又没有更多的干扰,我们国家驼鹿的种群数量在迅速地增长。
没有天敌,繁殖迅速,则意味着驼鹿即将面临栖息地饱和的问题。专家认为,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仍存在着大片无人居住的荒野,为驼鹿的自然扩散预留出了空间,因此,短期内尚无需担忧。
(来源:央视新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