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不应该多喝水?这几种情况喝水也要注意(今日/头条)
「脾虚不应该多喝水?这几种情况喝水也要注意」一起往下看看!!!
“脾虚的人喝进过多的水,不仅无法为身体所用,还会进一步伤害原本就薄弱的脾气。”日前,“中医从不提倡多喝水”的说法登上了热搜,该文认为,口不渴,可能是脾气虚导致的,如果这种情况下暴饮,还喝的是冷水,就是给身体增加负担,久而久之会损伤身体。该文阅读量2.5亿,并引发了热议。
不少网友评论表示,“中医从不提倡多喝水”的说法实在有点标题党的意味。不过……
脾虚不适合多喝水吗?还真的有这个说法
中医里真的有“脾虚不适合多喝水”的说法吗?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虚”?“脾虚”到底应该怎么喝水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中医里“脾虚”是什么概念。在中医眼里,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就是把脾比喻为人体的粮仓,也是身体营养也就是气血的源头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要指的是运化水谷(食物)和体内的水液。
对于脾气虚的人来说,脾虚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这种水湿的停滞,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妨碍脾的运化功能,加重脾的“工作压力”。所以,脾虚的人多喝水并不一定就是好的,渴了就喝,不渴不喝,会更舒服一些。
中医认为,饮食没有规律,经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贪食生冷,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缺乏体育锻炼等,都会伤脾。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脾虚“?一般就是“三看”:看身材、看脸色、看口气。
脾虚的人由于运化水湿的生理机能出现了问题,容易出现水肿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虚胖”;同时,脾虚的人往往脸色会比较暗黄,看着人不精神,脸上眼袋明显,容易长斑、冒痘、皮肤爱出油等。另外,因为脾虚的人往往消化能力比较差,食物的残渣容易滞留在胃里,早上起来口气会比较重,平时自己也会有口甜和口中黏腻的感觉。最后,再观察一下舌头,如果舌苔厚重,舌头边缘有齿痕样,如果上述全中的话,你很可能就是脾虚证了。
那么,脾虚要如何调理呢?
1. 首先要注意饮食规律健康。在保证营养全面均衡的前提下清淡饮食,少吃有碍于脾胃功能发挥的饮食物,比如辛辣刺激、生冷寒凉、油炸肥腻的食物。如果脾虚湿气重,可以经常用淮山、茯苓、炒扁豆陈皮等健运脾胃食材煲汤,如果是脾气虚的,还可以加上黄芪、党参。另外若加入砂仁等芳香醒脾的药材,更能达到活跃脾胃运化的作用,这样祛湿才能事半功倍。
2.按摩中脘穴。作为身体的祛湿开关,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一般在肚脐上4寸,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能。每天晚上睡前躺在床上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顺时针揉2-5分钟,也可以用掌心或四指按摩2-10分钟。
3.注意运动排汗。除了饮食和按摩调理之外,还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运动可以加快身体的气血平衡,有助于脾虚的调节,排汗的同时也能带走身体的湿气。
4.脾虚的人尤其应该注意喝温开水。中医认为,喝凉水容易损伤脾阳。每次饮水量不要超过100毫升。脾虚的人也不建议喝过多的老火汤,一周最好不要喝超过两次,每次喝一小碗即可。
这几种情况下喝水也要注意
我国2022膳食指南中建议,成人每日饮水量1500-1700ml左右。但每个人实际需要的饮水量还要根据环境温度、自身活动强度等具体情况来定,尽量每日不少于1500ml。如大量出汗、呕吐或腹泻等水分丢失的情况,还需要适当增加水分摄入。
科学地饮水是定时定量的,最好的做法是,将一天划分成多个时间点,少量多次,每次饮水150-200ml左右,使一天的总饮水量逐渐达到推荐要求。
不过喝水量也因人而异,像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患者就不宜过多喝水,感冒发烧时则比平时要多喝一些水。
机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通常情况下,普通人因为喝水过多而导致水中毒的事件鲜有发生,但有几个特殊情况需要把握:
1. 特殊疾病患者不宜一次性大量喝水
心力衰竭、肝腹水、青光眼患者应遵循医嘱,不仅要控制喝水量,而且要做到少量多次,一次喝200毫升~300毫升,不能一次性大量喝水,以免加重病情。
2. 用餐前后、临睡前不宜大量喝水
用餐前后大量喝水会影响食物消化;临睡前大量喝水后,肾脏分泌的尿液使膀胱充盈,使人产生尿意,也会降低睡眠质量。
3. 在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宜喝水过量
因为大量出汗会导致盐分流失,所以这种特殊状态下应避免狂饮,以免造成机体短时间内大量摄入水但不能及时补充盐分,血液中的钠离子等电解质浓度迅速下降,从而引发水中毒。
服药时这些情况 要注意少喝水或避饮热水
很多人都知道,吃药时要避免茶水、果汁等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要用温开水送服。但其实有一些药在服用后是要求少喝水的,比如抗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消化道黏膜保护剂(思密达、氢氧化铝、硫糖铝)、心血管的药和抗利尿等。
还有部分药品会有遇热变性失效等特性,比如:
1.颗粒剂、泡腾片、干混悬剂、散剂是临床常用的剂型,尤其适合儿童服用。例如,感冒清热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遇热后会发生理化反应,从而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因此不宜用热水(>40℃)冲服。
2.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性质不稳定,遇热后易被氧化还原分解,而失去药效。因此含有维生素C的药品和保健品,需用冷开水或温开水冲服。
3.活菌制剂中的活菌不耐高温,用开水冲泡或送服可将其杀死,从而失去治疗作用。例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用40℃以下温开水或牛奶冲服,也可直接服用。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容易水解,水解后的物质不仅会失去抗菌活性,而且增加发生过敏反应风险。如阿莫西林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冷开水冲服,溶解摇匀后应尽快服用。
5.酶类:酶是有活性的蛋白,遇热变性凝固,导致疗效下降或消失。如复方胃蛋白酶颗粒的保存环境为密闭,置阴凉(不超过20℃)处,服用时不宜用热水冲服。
6.含挥发油的中成药:中药中的挥发油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遇热容易挥发和分解。如感冒清热颗粒、连花清瘟颗粒等。
内容来源:新浪微博、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中国中药杂志
图@视觉中国
医学插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婉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