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顶放踵的意思和含义】“摩顶放踵”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原意是指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即使头顶被磨破、脚底被磨出老茧,也愿意付出一切。后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劳、无私,愿意为他人或集体利益做出巨大牺牲。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常用于赞美那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摩顶放踵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释义 | 形容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牺牲自己的身体。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
近义词 | 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
反义词 | 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斤斤计较 |
二、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摩顶放踵”虽然不再常见于日常语言,但其精神内核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
- 在面对困难时,应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 在追求目标时,要有为集体或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 在个人与集体之间,应保持平衡,做到既有自我价值,也有社会责任感。
这种精神在各行各业中都有体现,比如医生、教师、基层工作者等,他们往往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正是“摩顶放踵”精神的现代写照。
三、使用建议
- 适用场景:可用于表扬他人的奉献精神,或激励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努力。
- 避免误用:此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口语中较少使用。
- 搭配词语:如“摩顶放踵地工作”、“摩顶放踵的精神”等。
四、总结
“摩顶放踵”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值得传承的精神品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集体、推崇奉献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理解和践行。